黄疸
发布: 2010-12-14 23:02 | 作者: 仙人掌 | 来源: 北美中医网--www.natcm.com
【证候特征】
本病的证候特征是目黄、身黄、小便黄,以目白睛发黄最为突出。发黄的程度、明亮度及病程长短不同而标志着邪正的盛衰。
阳黄,黄色鲜明,伴有发热、口渴、苔黄腻等明显湿热之象;阴黄,黄色晦暗或如烟熏,伴有神疲畏寒、苔白腻、脉濡缓等明显寒湿之象;急黄,其色如金,伴有高热烦渴、神昏话语等湿热挟毒、内陷心营之候。
【病因病机】
1. 感受时邪疫毒 时邪疫毒自口而入,蕴结于中焦,脾胃运化失常,湿热交蒸干肝胆,肝失疏泄,胆液不循常道,浸淫肌肤,下注膀腕,使身目小便俱黄。若疫毒重者,其病势暴急凶险,具有传染性,表现为热毒炽盛、伤及营血的严重现象,称为急黄。
2.饮食所伤 饥饱失常或嗜酒过度,皆能损伤脾胃,以致运化功能失职,湿浊内生,郁而化热,熏蒸肝胆,胆汁外溢,浸淫肌肤而发黄。
3.脾胃虚弱 素体脾胃虚弱,运化失司,气血亏损,久之肝失所养,疏泄失职而致胆汁外溢。如《医学心悟》所说:“脾胃亏损,面目发黄,其色黑暗不明。”或病后脾阳受伤,湿从寒化,寒湿阻滞中焦,胆汁受阻,溢于肌肤而发黄。
总之,黄疸的发生往往内外相因为患。从病邪来说,主要是湿浊之邪,故《金匮要略·黄疸病脉证并治》有“黄家所得,从湿得之”的论断;从脏腑来看,不外脾胃肝胆,而且是脾胃波及肝胆。
黄疸病证的基本病机是湿浊阻滞,胆液不循常道外溢而发黄。但从整个病理演变分析,发黄的关键是湿蒸热郁。从外因来看,外邪不得泄越是发黄的重要因素。从内因来看,湿邪蕴结中焦,阻滞气机,致使肝气郁而失于疏泄,胆汁输送不循常道,外溢浸淫。所以,无论外因、内因,二者都有瘀滞不解、内结不散的突出特点。正如程钟龄所说:“黄疸者……湿热郁蒸所致,如伍红相似,湿蒸热郁而黄成矣。”
黄疸病证的病理属性与脾胃阳气盛衰有关。中阳偏盛,湿从热化,湿热为患,则为阳黄;中阳不足,湿从寒化,寒湿为患,则为阴黄。至于急黄是为湿浊疫毒所致,其属性也与中阳偏盛与偏衰密切相关。黄疽病证的病机转化,早期若能迅速祛除病邪,调整脾胃功能,则病情不至蔓延。若邪毒未能控制,机体自身抗病力弱以及治疗不当则使病情进一步发展。阴黄日久,正虚邪恋而成为积聚、鼓胀等疾患。
【诊断】
1.目黄、身黄、尿黄。以目白睛发黄为主。因为目白睛发黄是出现最早、消退最晚而最易发现的指征之一。
2.患病初期,目身黄往往不一定出现,而以恶寒发热、食欲不振、恶心呕吐、腹胀肠鸣、四肢无力等类似感冒的症状表现为主,三五日以后,才逐渐出现目黄,随之溲黄与身黄。而急黄,黄疸急起,迅即加深,甚则内陷心包。因此,典型病史,可作为早期诊断的依据。
3.有饮食不节、肝炎接触或使用化学制品、药物等病史。
4.实验室检查:血清总胆红素,尿脸红素、尿胆原,直接胆红素测定,血清谷丙转氨酶、谷草转氨酶以及B超、CT、胆囊造影等,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。
【鉴别诊断】
1.萎黄 萎黄为气血不足致使身面皮肤呈萎黄不华的病证,多见于大失血或重病之后。其特征是双目不黄,往往伴有眩晕、气短、心悸等症,与黄疸病证的目黄、身黄、尿黄不同,临证易于区分。
2.黄胖 黄胖多与虫证有关,久之耗伤气血而引起面部肿胖色黄,身黄带白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黄胖》对此论述颇详:“黄胖宿病也,与黄疸暴病不同。盖黄疸眼目皆黄,无肿状;黄胖多肿,色黄中带白,眼目如故,或洋洋少神。虽病根都发于脾,然黄疸则由脾经湿热郁蒸而成;黄胖则湿热未甚,多虫与食所致,必吐黄水,毛发皆直,或好食生米茶叶上炭之类。”
【辨证要点】
1.辨阳黄与阴黄 阳黄由湿热所致,起病急,病程短,黄色鲜明如橘色,口干发热,小便短赤,大便秘结,舌苔黄腻,脉弦数,一般预后良好;阴黄由寒湿所致,起病缓,病程长,黄色晦暗如烟熏,脘闷腹胀,畏寒神疲,口淡不渴,舌淡白,苔白腻,脉濡缓或沉迟,一般病情缠绵,不易速愈。
2.阳黄宜辨湿热轻重 阳黄属湿热为患,由于感受湿与热邪的程度不同,机体反应的差异,故临床有湿热孰轻孰重之分。区别湿邪与热邪的孰轻孰重,目的是同中求异,使治疗分清层次,各有重点。辨证要点是,热重于湿者,身目俱黄,黄色鲜明,发热口渴,恶心呕吐,小便短少黄赤,便秘,舌苔黄腻,脉弦数;而湿重于热者,身目俱黄,其色不如热重者鲜明,头重身困,胸腔痞满,恶心呕吐,便溏,舌苔厚腻微黄。脉弦滑。
3.急黄为湿热夹毒,郁而化火所致。辨灼阴、伤气、动血及窍闭的变化为其重点。
【治疗原则】
黄疸早期主要是湿热、疫毒、寒湿为患,故当祛邪以消除病源,通过清热、解毒、利湿、温化,给邪以出路。由于湿邪郁滞于中、下焦,故湿邪的去路在于通利小便。《金匮要略》有“诸病黄家,但利其小便”的明训。故祛湿利小便是治疗黄疸的重要方法。湿为阴邪,其性粘腻重浊,可耗伤脏腑阳气,损其功能;热为阳邪,其性燥烈,可耗灼脏腑阴液,伤其形质。所以热重治疗时应注意清热护阴,否则利湿太过会重伤阴液,使热更甚;湿重,应注意化湿护阳,否则苦寒太过会损其阳气,使湿反难化;调整肝脾功能,即疏肝健脾,活血化瘀,以改善肝郁脾滞、瘀血阻络的病机,防止转变为积聚、鼓胀;久病宜注意扶助正气,即滋补肝肾、健运脾胃。
【辨证施治】
一、阳黄
1.湿热兼表
症状:黄疸初起,目白睛微黄或不明显,小便黄,院腹满闷,不思饮食。伴有恶寒发热,头身重痛,乏力,舌苔薄腻,脉浮弦或弦数。
治法:清热化湿,佐以解表。
方药: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甘露消毒丹。 本方意在解除表邪,芳香化湿,清热解毒。方中麻黄、薄荷辛散外邪,使邪从汗解;藿香、寇仁、石菖蒲芳香化湿;连翘、黄芩清热解毒;滑石、木通、赤小豆淡渗利小便,给湿邪以出路;茵陈清热利湿以退黄;加姜、枣、甘草调和脾胃。甘露消毒丹清热化湿解毒。 一般表证轻者,麻黄、薄荷用量直轻,取其微歼之意;目白睛黄甚者,茵陈用量直大,可用至15~30g;热重者酌加金银花、栀子。
2.热重于湿
症状:初起目白睛发黄,迅速至全身发黄,黄疸较重,色泽鲜明,壮热口渴,心中懊依,恶心,呕吐,纳呆,小便赤黄、短少,大便秘结,胁胀痛而拒按,舌红苔黄腻或黄糙,脉弦数或滑数。
方药:茵陈蒿汤。 方中茵陈味苦微寒,入肝、脾、膀胱经,为清热利湿退黄的要药;桅子有清泄三焦湿热之功;大黄有降泄胃肠瘀热之效;茵陈配栀子,使湿热从小便而去;茵陈配大黄,使瘀热从大便而解,三药相合,共奏清利降泄之功。 大黄有清热解毒通腑之功效。因为“胃实失下”则热邪内郁,蓄积化火,可向“急黄”演变。《诸病源候论》谓:“脾胃有热,谷气郁蒸,因为热毒所加,故卒然发黄。”吴又可也曾提出,阳黄之阳明腑实者,在茵陈蒿汤中以大黄为君。所以大黄的通腑作用,对减轻热毒及退黄作用,不容忽视。本方可酌加解毒药如升麻、连翘、大青叶、虎杖、田基黄等以清热解毒;酌加车前子、茯苓、泽泻等以渗利湿邪,使湿热分消,从二便而去。
3.湿在于热
症状:身目发黄如橘,无发热或身热不扬,头重身困,嗜卧乏力,胸脘痞闷,纳呆呕恶,厌食油腻,口粘不渴,小便不利,便稀不爽,舌苔厚腻微黄,脉濡缓或弦滑。
治法:除湿化法,泄热除黄。
方药:茵陈四苓汤加味或甘露消毒丹。 方中用茵陈清热利湿退黄,用猪苓,茯苓、泽泻淡渗利湿,炒白术健脾燥湿。湿重于热,湿遏热伏,阻滞气机,所以应加调气药如木香、枳壳、厚朴之品。 甘露消毒丹中茵陈、滑石、木通清热利湿,引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出;黄芩、连翘清热燥解毒;菖蒲、白蔻仁、藿香、薄荷芳香化浊,行气悦脾。原方中贝母、射干,主要作用是清咽散结,可去之。所以诸药配合,不仅清利渗湿,芳香化浊,而且调和气机,清热透邪,使整遏之湿热毒邪消退。 若湿困脾胃,便溏尿少,口中甜者,可加厚朴、苍术;纳呆或无食欲者再加炒麦芽、鸡内金以醒脾消食。
4.胆腑都热
症状:身目发黄鲜明,右胁剧痛且放射至肩背,壮热或寒热往来。伴有口苦咽干,呕逆,尿黄,便秘,舌红苔黄而干,脉弦滑数。
治法:泄热化湿,利胆退黄。
方药:大柴胡汤。 方中柴胡、黄芩、清半夏和解少阳,和胃降浊;生姜、大枣养胃;枳实、大黄内泻热结;白芍和脾敛阴,柔肝利胆。胁痛重者加郁金、机壳、木香;黄疸可加金钱草、川朴;呃逆、恶心加炒莱菔子。
5.疫毒发黄
症状:起病急骤,黄疸迅速加深,身自呈深黄色。壮热烦渴,呕吐频作,尿少便结,脘腹满胀,疼痛拒按,烦躁不安,或神昏谚语,或衄血尿血,皮下发斑,或有腹水,继之嗜睡昏迷,舌质红绛,苔黄褐干燥,扪之干,脉弦数或洪大。本证又称急黄。
治法:清热解毒,凉血开窍。
方药:千金犀角散。 方中犀角(用水牛角代之)是清热解毒凉血之要药,配以黄连、栀子、升麻则清热解毒之力更大;茵陈清热利湿退黄;生地黄、玄参、石斛、丹皮清热解毒,养阴凉血。热毒炽盛,乘其未陷昏迷,急以通涤胃肠热毒为要务,不可犹豫,宜加大剂量清热解毒药如金银花、连翘、土茯苓、蒲公英、大青叶、黄连、黄柏、生大黄,或用五味消毒饮(金银花、野菊花、蒲公英、地丁、紫背天葵,重加大黄)。如已出现躁扰不宁或伴出血倾向,需加清营凉血解毒药,如神犀丹之类,以防内陷心包,出现昏迷。如热入营血,心神昏乱,肝风内动,法宜清热凉血、开窍熄风,急用“温病三宝”:躁扰不宁、疾病者用紫雪丹;热邪内陷心包,谵语或昏迷不语者用至宝丹;湿热蒙蔽心神,时清时寐用安宫牛黄丸。 本证可用清开灵注射液60~80ml,兑入5%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,每日 1次,2~3
二、阴黄
1.寒湿证
症状:身目俱黄,黄色晦暗不泽,或如烟熏,痞满食少,神疲畏寒,腹胀便溏,舌淡苔白腻,脉濡缓或沉迟。
治法:温中化湿,健脾和胃。
方药:茵陈术附汤。 本方温化凝滞,利湿退黄。方中茵陈除湿利胆退黄,附子、干姜温中散寒,佐以白术、甘草健脾和胃。胁痛者加泽兰、郁金、赤芍;便溏者加茯苓、泽泻、车前子。
2.脾虚证
症状:多见于黄疸久郁者。症见身目发黄,黄色较淡而不鲜明,食欲不振,肢体倦怠乏力。心悸气短,食少腹胀,大便溏薄,舌淡苔薄,脉濡细。
治法:补养气血,健脾退黄。
方药:小建中汤。 方中桂枝配生姜、大枣辛甘生阳,白芍配甘草酸甘化阴,饴糖缓中健脾。酌加淡渗利湿之品如茯苓、泽泻等,但用量宜少。若气虚甚者可加黄芪、党参补其气;血虚甚者可加当归、地黄养其血;阳虚外寒者,可酌加巴戟、仙灵脾,且桂枝改用肉桂。 脾虚黄疸,大都见于各型黄疸的后期。湿热耗伤阴血,寒湿损伤脾阳,加之饮食不调,日积月累则化源不足,气血两亏,脏腑功能日表。故脾虚黄疸标志着整体功能衰退。治疗侧重扶正,兼祛余邪以助正气恢复。此重度黄疸治疗困难,亦多变证、坏病,常并发鼓胀、昏迷、呕血、抽搐等,临证必须细察。
【转归预后】
本病的转归与黄疸性质、体质强弱、治疗护理等因素有关。一般阳黄起病急病程短;阴黄起病缓病程长。急黄为阳黄的重症,病情危重,应及时中西医结合救治。阳黄、阴黄、急黄虽性质不同,轻重有别,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。阳黄若患者体质差。病邪重,黄疽日益加深,迅速出现热毒炽盛症状而转为急黄;阳黄也可因损伤脾阳,湿从寒化,转为阴黄;急黄若热毒炽盛,内陷心营,或大量出血,可出现肝肾阳气衰竭之喉;阴黄久治不愈可转为积聚、鼓胀。
一般说来阳黄预后良好,急黄邪入心营,耗血动血,预后多不良。至于阴黄若阳气渐复黄疽渐退,预后较好;若阴黄久治不愈,化热伤阴动血,黄疽加深,转为鼓胀重症,则预后不良。
【预防与调摄】
本病病程相对较长,除了药物治疗以外,精神状态、生活起居、休息营养等,对本病有着重要的辅助治疗意义。
具体内容包括: ①精神调摄。由于本病易于迁延、反复甚至恶化,因此,患病后一般思想顾虑较重,多虑善怒,致使病情加重。所以,医患结合,讲清道理,使患者从自身疾病的束缚中解脱出来,而不为某些症状而惶惶不安、忧虑不宁。 ②饮食有节。患病后食欲减退,恶心呕吐,腹胀等症明显,所以调节饮食为主要的辅助疗法。既往强调高糖、高蛋白、高热量、低脂肪,以保证营养供应,但注意要适度,不可过偏。阳黄患者的饮食,适宜于软食或半流饮食,以起到补脾缓肝的作用。禁食辛热,酒及油腻之品。阴黄患者也应进食富于营养而易消化的饮食,禁食生冷、油腻、辛辣之品,不吃油炸、坚硬的食物,避免损伤血络。黄疽患者在恢复期,更忌暴饮暴食,以防重伤脾胃,使病情加重。 ③起居有常。病后机体功能紊乱,往往容易疲劳,故在急性期或慢性活动期应适当卧床休息,有利整体功能的恢复。
本病的证候特征是目黄、身黄、小便黄,以目白睛发黄最为突出。发黄的程度、明亮度及病程长短不同而标志着邪正的盛衰。
阳黄,黄色鲜明,伴有发热、口渴、苔黄腻等明显湿热之象;阴黄,黄色晦暗或如烟熏,伴有神疲畏寒、苔白腻、脉濡缓等明显寒湿之象;急黄,其色如金,伴有高热烦渴、神昏话语等湿热挟毒、内陷心营之候。
【病因病机】
1. 感受时邪疫毒 时邪疫毒自口而入,蕴结于中焦,脾胃运化失常,湿热交蒸干肝胆,肝失疏泄,胆液不循常道,浸淫肌肤,下注膀腕,使身目小便俱黄。若疫毒重者,其病势暴急凶险,具有传染性,表现为热毒炽盛、伤及营血的严重现象,称为急黄。
2.饮食所伤 饥饱失常或嗜酒过度,皆能损伤脾胃,以致运化功能失职,湿浊内生,郁而化热,熏蒸肝胆,胆汁外溢,浸淫肌肤而发黄。
3.脾胃虚弱 素体脾胃虚弱,运化失司,气血亏损,久之肝失所养,疏泄失职而致胆汁外溢。如《医学心悟》所说:“脾胃亏损,面目发黄,其色黑暗不明。”或病后脾阳受伤,湿从寒化,寒湿阻滞中焦,胆汁受阻,溢于肌肤而发黄。
总之,黄疸的发生往往内外相因为患。从病邪来说,主要是湿浊之邪,故《金匮要略·黄疸病脉证并治》有“黄家所得,从湿得之”的论断;从脏腑来看,不外脾胃肝胆,而且是脾胃波及肝胆。
黄疸病证的基本病机是湿浊阻滞,胆液不循常道外溢而发黄。但从整个病理演变分析,发黄的关键是湿蒸热郁。从外因来看,外邪不得泄越是发黄的重要因素。从内因来看,湿邪蕴结中焦,阻滞气机,致使肝气郁而失于疏泄,胆汁输送不循常道,外溢浸淫。所以,无论外因、内因,二者都有瘀滞不解、内结不散的突出特点。正如程钟龄所说:“黄疸者……湿热郁蒸所致,如伍红相似,湿蒸热郁而黄成矣。”
黄疸病证的病理属性与脾胃阳气盛衰有关。中阳偏盛,湿从热化,湿热为患,则为阳黄;中阳不足,湿从寒化,寒湿为患,则为阴黄。至于急黄是为湿浊疫毒所致,其属性也与中阳偏盛与偏衰密切相关。黄疽病证的病机转化,早期若能迅速祛除病邪,调整脾胃功能,则病情不至蔓延。若邪毒未能控制,机体自身抗病力弱以及治疗不当则使病情进一步发展。阴黄日久,正虚邪恋而成为积聚、鼓胀等疾患。
【诊断】
1.目黄、身黄、尿黄。以目白睛发黄为主。因为目白睛发黄是出现最早、消退最晚而最易发现的指征之一。
2.患病初期,目身黄往往不一定出现,而以恶寒发热、食欲不振、恶心呕吐、腹胀肠鸣、四肢无力等类似感冒的症状表现为主,三五日以后,才逐渐出现目黄,随之溲黄与身黄。而急黄,黄疸急起,迅即加深,甚则内陷心包。因此,典型病史,可作为早期诊断的依据。
3.有饮食不节、肝炎接触或使用化学制品、药物等病史。
4.实验室检查:血清总胆红素,尿脸红素、尿胆原,直接胆红素测定,血清谷丙转氨酶、谷草转氨酶以及B超、CT、胆囊造影等,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。
【鉴别诊断】
1.萎黄 萎黄为气血不足致使身面皮肤呈萎黄不华的病证,多见于大失血或重病之后。其特征是双目不黄,往往伴有眩晕、气短、心悸等症,与黄疸病证的目黄、身黄、尿黄不同,临证易于区分。
2.黄胖 黄胖多与虫证有关,久之耗伤气血而引起面部肿胖色黄,身黄带白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黄胖》对此论述颇详:“黄胖宿病也,与黄疸暴病不同。盖黄疸眼目皆黄,无肿状;黄胖多肿,色黄中带白,眼目如故,或洋洋少神。虽病根都发于脾,然黄疸则由脾经湿热郁蒸而成;黄胖则湿热未甚,多虫与食所致,必吐黄水,毛发皆直,或好食生米茶叶上炭之类。”
【辨证要点】
1.辨阳黄与阴黄 阳黄由湿热所致,起病急,病程短,黄色鲜明如橘色,口干发热,小便短赤,大便秘结,舌苔黄腻,脉弦数,一般预后良好;阴黄由寒湿所致,起病缓,病程长,黄色晦暗如烟熏,脘闷腹胀,畏寒神疲,口淡不渴,舌淡白,苔白腻,脉濡缓或沉迟,一般病情缠绵,不易速愈。
2.阳黄宜辨湿热轻重 阳黄属湿热为患,由于感受湿与热邪的程度不同,机体反应的差异,故临床有湿热孰轻孰重之分。区别湿邪与热邪的孰轻孰重,目的是同中求异,使治疗分清层次,各有重点。辨证要点是,热重于湿者,身目俱黄,黄色鲜明,发热口渴,恶心呕吐,小便短少黄赤,便秘,舌苔黄腻,脉弦数;而湿重于热者,身目俱黄,其色不如热重者鲜明,头重身困,胸腔痞满,恶心呕吐,便溏,舌苔厚腻微黄。脉弦滑。
3.急黄为湿热夹毒,郁而化火所致。辨灼阴、伤气、动血及窍闭的变化为其重点。
【治疗原则】
黄疸早期主要是湿热、疫毒、寒湿为患,故当祛邪以消除病源,通过清热、解毒、利湿、温化,给邪以出路。由于湿邪郁滞于中、下焦,故湿邪的去路在于通利小便。《金匮要略》有“诸病黄家,但利其小便”的明训。故祛湿利小便是治疗黄疸的重要方法。湿为阴邪,其性粘腻重浊,可耗伤脏腑阳气,损其功能;热为阳邪,其性燥烈,可耗灼脏腑阴液,伤其形质。所以热重治疗时应注意清热护阴,否则利湿太过会重伤阴液,使热更甚;湿重,应注意化湿护阳,否则苦寒太过会损其阳气,使湿反难化;调整肝脾功能,即疏肝健脾,活血化瘀,以改善肝郁脾滞、瘀血阻络的病机,防止转变为积聚、鼓胀;久病宜注意扶助正气,即滋补肝肾、健运脾胃。
【辨证施治】
一、阳黄
1.湿热兼表
症状:黄疸初起,目白睛微黄或不明显,小便黄,院腹满闷,不思饮食。伴有恶寒发热,头身重痛,乏力,舌苔薄腻,脉浮弦或弦数。
治法:清热化湿,佐以解表。
方药: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甘露消毒丹。 本方意在解除表邪,芳香化湿,清热解毒。方中麻黄、薄荷辛散外邪,使邪从汗解;藿香、寇仁、石菖蒲芳香化湿;连翘、黄芩清热解毒;滑石、木通、赤小豆淡渗利小便,给湿邪以出路;茵陈清热利湿以退黄;加姜、枣、甘草调和脾胃。甘露消毒丹清热化湿解毒。 一般表证轻者,麻黄、薄荷用量直轻,取其微歼之意;目白睛黄甚者,茵陈用量直大,可用至15~30g;热重者酌加金银花、栀子。
2.热重于湿
症状:初起目白睛发黄,迅速至全身发黄,黄疸较重,色泽鲜明,壮热口渴,心中懊依,恶心,呕吐,纳呆,小便赤黄、短少,大便秘结,胁胀痛而拒按,舌红苔黄腻或黄糙,脉弦数或滑数。
方药:茵陈蒿汤。 方中茵陈味苦微寒,入肝、脾、膀胱经,为清热利湿退黄的要药;桅子有清泄三焦湿热之功;大黄有降泄胃肠瘀热之效;茵陈配栀子,使湿热从小便而去;茵陈配大黄,使瘀热从大便而解,三药相合,共奏清利降泄之功。 大黄有清热解毒通腑之功效。因为“胃实失下”则热邪内郁,蓄积化火,可向“急黄”演变。《诸病源候论》谓:“脾胃有热,谷气郁蒸,因为热毒所加,故卒然发黄。”吴又可也曾提出,阳黄之阳明腑实者,在茵陈蒿汤中以大黄为君。所以大黄的通腑作用,对减轻热毒及退黄作用,不容忽视。本方可酌加解毒药如升麻、连翘、大青叶、虎杖、田基黄等以清热解毒;酌加车前子、茯苓、泽泻等以渗利湿邪,使湿热分消,从二便而去。
3.湿在于热
症状:身目发黄如橘,无发热或身热不扬,头重身困,嗜卧乏力,胸脘痞闷,纳呆呕恶,厌食油腻,口粘不渴,小便不利,便稀不爽,舌苔厚腻微黄,脉濡缓或弦滑。
治法:除湿化法,泄热除黄。
方药:茵陈四苓汤加味或甘露消毒丹。 方中用茵陈清热利湿退黄,用猪苓,茯苓、泽泻淡渗利湿,炒白术健脾燥湿。湿重于热,湿遏热伏,阻滞气机,所以应加调气药如木香、枳壳、厚朴之品。 甘露消毒丹中茵陈、滑石、木通清热利湿,引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出;黄芩、连翘清热燥解毒;菖蒲、白蔻仁、藿香、薄荷芳香化浊,行气悦脾。原方中贝母、射干,主要作用是清咽散结,可去之。所以诸药配合,不仅清利渗湿,芳香化浊,而且调和气机,清热透邪,使整遏之湿热毒邪消退。 若湿困脾胃,便溏尿少,口中甜者,可加厚朴、苍术;纳呆或无食欲者再加炒麦芽、鸡内金以醒脾消食。
4.胆腑都热
症状:身目发黄鲜明,右胁剧痛且放射至肩背,壮热或寒热往来。伴有口苦咽干,呕逆,尿黄,便秘,舌红苔黄而干,脉弦滑数。
治法:泄热化湿,利胆退黄。
方药:大柴胡汤。 方中柴胡、黄芩、清半夏和解少阳,和胃降浊;生姜、大枣养胃;枳实、大黄内泻热结;白芍和脾敛阴,柔肝利胆。胁痛重者加郁金、机壳、木香;黄疸可加金钱草、川朴;呃逆、恶心加炒莱菔子。
5.疫毒发黄
症状:起病急骤,黄疸迅速加深,身自呈深黄色。壮热烦渴,呕吐频作,尿少便结,脘腹满胀,疼痛拒按,烦躁不安,或神昏谚语,或衄血尿血,皮下发斑,或有腹水,继之嗜睡昏迷,舌质红绛,苔黄褐干燥,扪之干,脉弦数或洪大。本证又称急黄。
治法:清热解毒,凉血开窍。
方药:千金犀角散。 方中犀角(用水牛角代之)是清热解毒凉血之要药,配以黄连、栀子、升麻则清热解毒之力更大;茵陈清热利湿退黄;生地黄、玄参、石斛、丹皮清热解毒,养阴凉血。热毒炽盛,乘其未陷昏迷,急以通涤胃肠热毒为要务,不可犹豫,宜加大剂量清热解毒药如金银花、连翘、土茯苓、蒲公英、大青叶、黄连、黄柏、生大黄,或用五味消毒饮(金银花、野菊花、蒲公英、地丁、紫背天葵,重加大黄)。如已出现躁扰不宁或伴出血倾向,需加清营凉血解毒药,如神犀丹之类,以防内陷心包,出现昏迷。如热入营血,心神昏乱,肝风内动,法宜清热凉血、开窍熄风,急用“温病三宝”:躁扰不宁、疾病者用紫雪丹;热邪内陷心包,谵语或昏迷不语者用至宝丹;湿热蒙蔽心神,时清时寐用安宫牛黄丸。 本证可用清开灵注射液60~80ml,兑入5%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,每日 1次,2~3
二、阴黄
1.寒湿证
症状:身目俱黄,黄色晦暗不泽,或如烟熏,痞满食少,神疲畏寒,腹胀便溏,舌淡苔白腻,脉濡缓或沉迟。
治法:温中化湿,健脾和胃。
方药:茵陈术附汤。 本方温化凝滞,利湿退黄。方中茵陈除湿利胆退黄,附子、干姜温中散寒,佐以白术、甘草健脾和胃。胁痛者加泽兰、郁金、赤芍;便溏者加茯苓、泽泻、车前子。
2.脾虚证
症状:多见于黄疸久郁者。症见身目发黄,黄色较淡而不鲜明,食欲不振,肢体倦怠乏力。心悸气短,食少腹胀,大便溏薄,舌淡苔薄,脉濡细。
治法:补养气血,健脾退黄。
方药:小建中汤。 方中桂枝配生姜、大枣辛甘生阳,白芍配甘草酸甘化阴,饴糖缓中健脾。酌加淡渗利湿之品如茯苓、泽泻等,但用量宜少。若气虚甚者可加黄芪、党参补其气;血虚甚者可加当归、地黄养其血;阳虚外寒者,可酌加巴戟、仙灵脾,且桂枝改用肉桂。 脾虚黄疸,大都见于各型黄疸的后期。湿热耗伤阴血,寒湿损伤脾阳,加之饮食不调,日积月累则化源不足,气血两亏,脏腑功能日表。故脾虚黄疸标志着整体功能衰退。治疗侧重扶正,兼祛余邪以助正气恢复。此重度黄疸治疗困难,亦多变证、坏病,常并发鼓胀、昏迷、呕血、抽搐等,临证必须细察。
【转归预后】
本病的转归与黄疸性质、体质强弱、治疗护理等因素有关。一般阳黄起病急病程短;阴黄起病缓病程长。急黄为阳黄的重症,病情危重,应及时中西医结合救治。阳黄、阴黄、急黄虽性质不同,轻重有别,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。阳黄若患者体质差。病邪重,黄疽日益加深,迅速出现热毒炽盛症状而转为急黄;阳黄也可因损伤脾阳,湿从寒化,转为阴黄;急黄若热毒炽盛,内陷心营,或大量出血,可出现肝肾阳气衰竭之喉;阴黄久治不愈可转为积聚、鼓胀。
一般说来阳黄预后良好,急黄邪入心营,耗血动血,预后多不良。至于阴黄若阳气渐复黄疽渐退,预后较好;若阴黄久治不愈,化热伤阴动血,黄疽加深,转为鼓胀重症,则预后不良。
【预防与调摄】
本病病程相对较长,除了药物治疗以外,精神状态、生活起居、休息营养等,对本病有着重要的辅助治疗意义。
具体内容包括: ①精神调摄。由于本病易于迁延、反复甚至恶化,因此,患病后一般思想顾虑较重,多虑善怒,致使病情加重。所以,医患结合,讲清道理,使患者从自身疾病的束缚中解脱出来,而不为某些症状而惶惶不安、忧虑不宁。 ②饮食有节。患病后食欲减退,恶心呕吐,腹胀等症明显,所以调节饮食为主要的辅助疗法。既往强调高糖、高蛋白、高热量、低脂肪,以保证营养供应,但注意要适度,不可过偏。阳黄患者的饮食,适宜于软食或半流饮食,以起到补脾缓肝的作用。禁食辛热,酒及油腻之品。阴黄患者也应进食富于营养而易消化的饮食,禁食生冷、油腻、辛辣之品,不吃油炸、坚硬的食物,避免损伤血络。黄疽患者在恢复期,更忌暴饮暴食,以防重伤脾胃,使病情加重。 ③起居有常。病后机体功能紊乱,往往容易疲劳,故在急性期或慢性活动期应适当卧床休息,有利整体功能的恢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