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重阴必阳】疾病的性质原属阴气偏胜,但当阴气亢盛到一定限度时,会出现阳的现象或向着阳的方向转化。如: 病理变化中的“寒极生热”就是阴寒盛的病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热...
【阳中之阳】 指阳的事物中又分属于阳的一方面。因事物的阴阳属性只是相对的,它们中的任何一方又可分为阴阳两面。如胃在脏腑的相对关系中属阳,但胃本身又分胃阳和胃阴...
【阳中之阴】 指阳的事物中又分属于阴的一方面。如胃属阳,胃阴则为阳中之阴。 指某一事物两种属性中,前一种属阳,后一种属阴。如肺位置在上,属阳,肺气主降,属阴。故...
【阳化气,阴成形】见《素问、阴阳应象大论》。化气与成形,是物质的两种相反 而又相成的运动形式。张景岳註:「阳动而散,故化气,阴静 而凝,故成形。」因此,这里阳和...
【阳常有余,阴常不足】元代朱丹溪氏经过临床实际体会所提倡的一种论说。他所 指的阴是精血,阳是指气火,即由于精血亏损所产生的虚 火。他认为精血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...
【阳强不能密,阴气乃绝】见《素问、生气通天论》。阳强,即阳亢。就是说阳气过亢,既不能卫外而固密,而在内的阴气又受损耗或蒸迫而外泄,以致真阴亏损。
【阳损及阴】由于阳气虚弱而累及阴精化生不足,与“阳虚阴盛”的病理不同。如原有水肿、腰酸、膝冷等肾阳虚的证侯,病变发展日久,若再出现烦燥、咽乾喉痛、齿龈出血、小...
【阳杀阴藏】杀即收束或消灭。阳气收束,则阴气也潜藏,以此说明事物敛藏的一面。
【阳气】与“阴气”相对。泛指它们所代表的事物的两个对立面之一。如就机能与物质来说,阳气指机能;就脏腑机能来说,则六腑之气为阳气;就营卫之气来说,则卫气为阳气;...
【阳生于阴】根据阴阳互相依存的道理,“阳”以“阴”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。在人体来说,阳气所代表的能动力量的产生,必须依附于阴气所代表的物质(阴精)作为基础。...
【阳生阴长】阳气生化正常,阴气才能不断滋长,以此说明事物生发的一面。
【阳胜则阴病】阳指阳热,阴指阴液。阳热过盛或虚火妄动都会使阴液耗损,这些 都属阳气胜而阴不足的病证。
【阴不抱阳】指由于阴的病变,不能维系阳气的正常固守,出现病理上的“阴虚阳亢”或“阴盛格阳”的病理现象。
【阴中之阳】 指阴的事物中又分属于阳的一方面。如背面为阳,腹面为阴;腹面中,胸在上属阳,腹在下属阴,故胸部属阴中之阳。 指某一事物的两种性中,前一种属阴,后一种...
【阴中之阴】 指阴的事物中又分属于阴的一方面。如背面为阳、腹面为阴;腹面中,胸在上属阳,腹在下属阴,故腹部属阴中之阴。 指某一事物的两种属性均属阴者。如肾位置在...
【阴平阳秘】阴气平顺,阳气固守,两者互相调节而维持其相对平衡,是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。《素问、生气通天论》:「阴平阳秘,精神乃治」。
【阴损及阳】由于阴精亏损而累及阳气化生不足,与“阴虚阳亢”的病理小同。如原有咳嗽、盗汗、遗精、咯血等阴亏证候,病变发展日久,若再出现气喘、自汗、大使溏泄等阳虚...
【阴气】与“阳气”相对。泛指它们的事物的两个对立面之一。如就机能与物质来说,阴气指物质;就脏腑机能来说,则五脏之气为阴气;就营卫之气来说,则营气为阴气;就运动...
【阴生於阳】根据阴阳互相依存的道理,“阴”以“阳”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。在人体来说,阴气所代表的物质(阴精)的生化,必须赖於阳气所代表的能动力量。因此说,阴...
【阴胜则阳病】阴指阴寒,阳指阳气。外感寒邪会使卫外的阳气活动受约束,阴寒 内盛也会导致脏腑的阳气虚弱,这些都是阴寒胜而影响阳气的病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