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形脏腑组织
【三伏】指初伏,中伏,末伏而言。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。从夏至后第三个“庚”日为初伏;第四个“庚”日为中伏;立秋后初“庚”为末伏。 指末伏。即以初伏、二伏、三伏...
【五声】指与人的精神活动有关而发出的呼、笑、歌、哭、呻(呻吟)等五类声音,是脏象学说按五行的观点把人的发声活动进行的归类。即肝主呼,心生笑,脾主歌,肺主哭,肾...
【五常】指五行所代表的五类事物的正常运动。《伤寒论》序:「人禀五常,以有五脏”。
【五胜】 是一种用五脏之气相胜作为治疗的方法和原理,例如肺(在五行属“金”)的病症,用调补脾胃(在五行属“土”)的方法治疗,所谓“培土生金”。 指五行相克。
【五行】我国古代哲学理论,属于古人对物质的属性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范畴。医学中的五行学说则是古代的朴素唯物,自发辨证的思想方法与医学实验的相结合。“五”指木、火...
【五运六气】简称“运气”。“运”指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五个阶段的相互推移;“气”指风、火、热、湿、燥、寒六种气候的转变。古代医家据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...
【五音】古乐中的角、徵、宫、商、羽五个音阶。五行学说用五音配五脏。从病人发音的高亢、低沉、重浊等推测五脏的病变。即肝音角、心音徵、脾音宫、肺音商、肾音羽。因其...
【亢害承制】见《素问、六徵旨大论》:「亢则害、承乃制。制则生化…‥。」亢,即亢盛。承,作抵禦解。制,即压抑或节制。五行学说认为,事物有生化的一面,也有克制的另...
【制化】制即克制,化即化生。五行学说认为,化生和克制是互相为用的,事物生中有克,克中有生,才能维持其相对的平衡协调。这样生克的配合,称为制化。举木为例:木能克...
【十二时】即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已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十二时辰。时辰是古代的计时单位,每一时辰相当于二小时,子时相当于晚上十一时至次日一时,丑时相当于一至...
【四时】即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季,其中,夏季的第三个月(农历六月),又称为“长夏”。
【土不制水】土指脾土,水指水湿,即脾虚不能运化水湿,致湿浊停滞,出现多吐稀白痰,小便小利、大便溏泄或水肿等病症。
【土喜温燥】用以说明脾的生理特点。土代表脾,在水液代谢的生理活动中,脾具有运化水湿的功能,脾气温燥,则运化功能健旺,吸收正常。若过多受纳生冷食物,就会损伤脾阳...
【土生万物】脾胃属土,用自然界万物滋生于大地的现象,比喻脾胃为营养化生之源的生理特点。胃主受纳和消化食物,脾主吸收和输布营养精微,为各脏腑器官组织的生长和机能...
【子气】在五行相生关系中,“我生”者为子气。如火为木所生,则火为木的子气。
【子盗母气】用五行说明五脏间相生的母子关系中,由于子病累母而称。多用于阐述五脏虚损性疾病互相影响的病理。例如土生金,脾土为母,肺金为子,当肺气虚弱发展至一定程...
【所不胜】胜,与克通。在五行相克关系中“克我”者为所不胜。如土被木所克, 则木为土所不胜。
【所胜】胜,与克通。在五行相克关系中,“我克”者为所胜。如“木克土”,又称土为木所胜。
【时令】 指每一季节的主要气候。 指按季节制定的关于农事,医事等的政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