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燥结】指病邪化热后,邪热结於胃肠,胃肠津液受伤的病理。主要症状有身热或午后潮热、腹胀痛、便闭、尿赤、舌红苔黄乾燥,脉数等。
【燥胜则乾】语出《素问.阴阳应象大论》。指燥气偏胜出现乾燥的病理。燥气太过,就会耗伤津液,出现口唇鼻咽乾燥,皮肤燥裂,乾咳,大便乾结等伤津症状。
【疮家】 指由于刀剑所伤,失血过多的病人。 指平素经常有疮、疡、疖、痈的病人。对这种病人,张仲景在《伤寒论》中提出不可以用发汗法,若汗出就会引起痉挛。
【病机】指疾病的病因,病位及疾病过程中变化的要理。
【病机十九条】语出《素问.至真要大论》。前人把疾病某些类同的症候,归纳於 某一病因或某一肺的范围内,作为辨証求因依据,列为十九条,其 中属於六淫的十三条,属於五...
【痰湿阻肺】指痰湿壅阻于肺,发生喘咳的病理。肺为贮痰之器,牌为生痰之源,如脾阳虚,运化失职,不但不能把精气上输于肺,反而聚湿成痰,影响于肺。主要症状有咳嗽,痰...
【痰火扰心】指痰火上扰心神,引起神志错乱的病变。如神志失常,言语错乱,甚至狂躁妄动,舌尖红苔黄腻,脉滑数。多见于精神分裂症,病等。(按:为「病」字旁,里面一个...
【痰热阻肺】指痰热壅阻于肺,发生喘咳的病理。主要症状有发热,咳嗽、痰鸣,胸胀满闷,咯黄稠痰或痰中带血,甚则呼吸迫促,胸胁作痛,舌红苔黄腻,脉滑数。大都由于外邪...
【痰迷心窍(心蒙心包)】也称“痰阻心窍”。主要症状有意识模糊,喉有痰声,胸闷,甚则昏迷不醒,苔白腻,脉滑。多见于中风昏迷及癫痫等。乙型脑炎、流行性脑炎亦常见。
【痰阻肺络】指肺脏受邪之后,失去输布津液功能,致聚液成痰,壅阻于肺,出现痰盛气逆,喘咳等症。临床上分为“痰热阻肺”和“痰湿阻肺”,各详该条。
【痼冷(内有久寒)】痼,久病之意。指寒气久伏于身体某一经络、脏腑,形成局部的寒証,经久不癒,如脐腹冷痛,呕吐清涎,骨节拘急而痛,四肢不温等。多见于脾胃虚弱,内...
【瘀热】 指热与痰湿互结,郁积於里的热証; 指体内滞留的瘀血,郁而化热。
【瘀热在里】瘀是积滞停留之意。瘀热在里,有两种情况: 指阳明之热,因无汗不能外越,又因小便小利,水湿内停,热受湿困,瘀积在里,湿热郁蒸,久则发为黄胆; 指体内有...
【相火妄动】一般多指肝、肾的相火,因失却肾阴滋养而妄动。临床表现,属于肝火上炎的,可见眩晕头痛,视物不明,耳鸣耳聋、急躁易怒,睡眠多梦,面觉烘热等症;属于肾的...
【精气夺则虚】语出《素问.通评虚实论》。是对虚証所下的定义。精气,指人体 正气。夺,耗损之意。指因正气过度耗损而出现的虚証。如大病久 病,消耗精气,或大汗,大出...
【结阳】语出《素问.阴阳别论》。是肢浮肿的病理之一。四肢为诸阳之本,四肢的阳气凝结,不得宣通,则水液停滞不行,故出现浮肿。
【结阴】语出《素问.阴阳别论》。指邪气结於阴经。肝属厥阴而主藏血,脾属太阴而主统血,邪结阴经,不得阳气的统摄运行,久必伤及阴络而血从内溢,故结阴可出现便血。
【肝实】泛指肝的实証而言,包括肝寒,肝热,肝火,肝气等的实証。主要特点为性情急躁易怒,两胁下疼痛牵引少腹。参见“肝寒”、“肝热”、“肝火”、“肝气”等条。
【肝寒】 指肝脏阳气不足,机能衰退而出现寒性症状。临床表现有忧虑胆怯,倦怠不耐劳,四肢不温,脉沉细而迟等。 指寒邪凝滞于肝的经脉。参见“寒滞肝脉”条。
【肝气不和】指肝脏的气机不和,疏泄太过而引起的病变。主要症状有急躁易怒,胸胁胀满,甚则作痛,小腹胀痛,妇女则乳房胀痛,月经不调等;若肝气太过,可影响脾胃,出现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