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心阳虚】即“心阳不振”。是心气虚的重症。除了心气虚的症状外,还有四肢厥 冷,大汗出,心悸加重,甚室昏迷不醒,脉微欲绝。多见于心力衰竭或 休克等病症。
【心阴虚】即“心阴不足”。主要症状有心烦、怔忡、失眠;低热、盗汗、颧红、 口乾、脉细数等。多见于神经官能症、贫血和结核病等。
【怒则气上】语出《素问.举痛论》。气,这里主要指肝气。肝气是喜畅达而恶抑郁。在正常情况下,肝气既不能抑郁,但又不宜过亢,肝又是藏血的器官,如果精神受过度剌缴,...
【思则气结】语出《素问.举痛论》。气结,指脾气郁结。忧思过度,可使脾气郁结,运化失常,出现胸脘痞满、食欲不脉,腹胀便溏等症状。
【恐则气下】语出《素问.举痛论》。气下,指精气下陷。恐惧过度则耗伤肾气,使精体下陷不能上升。出现大小便失禁,遗精,滑泄等症状。
【悲则气消】语出《素问.举痛论》。气消,肺气消耗之意。过度悲哀,可使上焦郁而化热,消耗肺气。
【惊则气乱】语出《素问.举痛论》。气乱,指气机紊乱。大惊则气机紊乱,气血失其调和,出现心神不安,甚则精神错乱等症状。
【更衣】即更换衣服,古人在休息时需要换衣服,后来上厕所,也称更衣。张仲景(伤寒论)中的不更衣,就是指不大便的意思。
【正虚邪实】正虚,指正气虚弱,邪实,指邪气结聚或邪气过盛。全语指因邪气过盛,致正气抗病机能低下所出现的病理现象。见於热性病者,如阳明腑实証因日久失下,除见潮热...
【正邪相争】指正气与邪气互相争持之意。就广义的来说,一切疾病都是正邪相争的反映;就狭义的来说,指外感发热病出现寒热往来的病理。恶寒是正不胜邪,发热是正气抗邪外...
【气化不利】水肿、排尿的病理之一。小便的排泄,有赖於肾与膀胱的气化作用,假如湿热下注或命门火衰,都会影响肾及膀胱的气化功能障碍或减弱而出现排尿困难,点滴而出,...
【气怯】怯,虚弱或惊慌之意。指胆气不足,心慌易惊,或中气虚弱出现短气、倦怠、言语无力等症。
【气有余便是火】语出朱丹溪《格致余论》。气是指阳气。有余,是偏盛的意思。意即阳气偏盛便能导致各种“火証”。阳气的偏盛可由阴液不足而阳气偏亢,虚火上炎,如肾阴不...
【气机不利】广义指脏腑机能活动障碍,狭义指三焦升降机能障碍,出现胸隔痞塞不通症状。
【气滞】指体内气的运行不畅,于某一部位产生阻滞的病理。临床表现主要是局部出现胀满或疼痛的症状。气滞久则可引起血瘀,形成“气带血瘀”,使局部的疼痛加剧(刺痛拒按...
【气营两燔】指气分和营分邪热炽盛的病机。主要病状有壮热、烦渴、神志昏迷、斑疹隐约可见,舌络苔黄燥等。如斑疹较多,或有吐血、衄血、便血,抽搐等血分症状的,称为气...
【气虚】 指“气少”、“元气虚弱”。多由于脏腑虚损、重病久病损耗元气所致。一般症状有面色白、头眩耳鸣、心悸短气、动则汗出语声低微、倦怠乏力等。如气虚不能固摄血...
【气虚中满】脾主中焦运化,如脾胃气虚,则失于健运,易致腹部胀满。主要症状为食欲不振、腹胀满时轻时重,按之不痛或喜温喜按,面白唇淡,舌苔白滑,脉象弦弱等。
【气虚则寒】气虚,指阳气不足,不能温养脏腑,脏腑的活动功能也相应减弱,代谢机能低下,故出现阴寒的証候。如恶寒、肢冷、神倦、口淡无味、舌质淡白、脉沉迟细弱等。
【气血失调】指气与血二者关系失去协调的病理。在生理情况下,气血是相依相附的,气以生血,血以养气,气为血帅,血为气母。在病变时,气病可以影响血病,血病也可以影响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