胸痹心痛(一)

发布: 2010-12-15 00:08 | 作者: 仙人掌 | 来源: 北美中医网--www.natcm.com

【证候特征】

本病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,表现为胸骨后或左胸发作性闷痛,不适,甚至剧痛向左肩背沿手少阴心经循行部位放射,持续时间短暂,常由情志刺激、饮食过饱、感受寒冷、劳倦过度而诱发,亦可在安静时或夜间无明显诱因而发病。多伴有气短乏力,自汗心悸,甚至喘促,脉结、代。多数患者休息或除去诱因后症状可以缓解。

胸痹心痛之疼痛以胸骨后或心前区发作性闷痛为主,亦可表现为灼痛、绞痛、刺痛或隐痛、含糊不清的不适感等,持续时间多为数秒钟至15分钟之内。若疼痛剧烈,持续时间长达30分钟以上,伴有面色苍白,汗出,肢冷,甚至旦发夕死,为真心痛的证候特征。本病舌象表现有舌淡红、谈胖、暗红,或舌有瘀点、瘀斑,舌下瘀筋,苔薄白或白腻、白滑、苔剥等;其脉象可呈现沉紧、沉细迟、细弦、弦涩、细缓、结、代、促、滑等。

【病因病机】

1.年老体虚 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,年过半百,肾气渐衰。肾阳虚衰则不能鼓动五脏之阳,引起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,血脉失于温煦,鼓动无力而痹阻不通;若肾阴亏虚,则不能滋养五脏之阴,可使心阴内耗,心阴亏虚,脉道失润;或心火偏旺,灼津成痰,痰浊痹阻心脉,发为胸痹心痛。

2.饮食不当 恣食肥甘厚昧,日久损伤脾胃,运化失司,聚湿成痰,上犯心胸清旷之区,清阳不展,气机不畅,心脉痹阻,造成本病;或痰浊久留,痰瘀交阻,亦成本病;或饱餐伤气,推动无力,气血运行不畅而发本病。

3.情志失调 忧思伤脾,脾虚气结,运化失司,津液不得输布,聚而为痰,痰瘀交阻,气血不畅,心脉痹阻,发为胸痹心痛。或郁怒伤肝,肝失疏泄,肝郁气滞,郁久化火,灼津成痰,气滞痰浊痹阻心脉,而成胸痹心痛。沈金鳌《杂病源流犀烛·心病源流》认为七情除“喜之气能散外,余皆足令心气郁结而为痛也”。由于肝气通于心气,肝气滞则心气乏,所以七情太过,是引发本病的常见原因。

4.寒邪内侵 素体阳虚,胸阳不振、阴寒之邪乘虚而入,寒凝气滞,胸阳不展,血行不畅,而发本病。《医门法律·中寒门》云:“胸痹心痛,然总因阳虚,故阴得乘之。”《诸病源候论》曰:“寒气客于五脏六腑,因虚而发,上冲胸间,则胸痹。”阐述了本病由阳虚感寒而发作,故天气变化、骤遇寒凉而易卒发心痛。

胸痹心痛的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,其病位以心为主,然其发病多与肝、脾、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,如肾虚、肝郁、牌失健运等。本病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本虚标实,虚实夹杂。其可有气虚、阳虚、阴虚、血虚,且又可阴损及阳,阳损及阴,而表现气阴两虚、气血双亏、阴阳两虚,甚至阳微阴竭、心阳外越;标实为气滞、寒凝、痰浊、血瘀,且又可相互为病,如气滞血瘀、寒凝气滞、痰瘀交阻等。临床上常表现为虚实兼夹,如阴虚痰热互见,阳虚可兼痰钦等。发作期以标实表现为主,并以血瘀为突出,缓解期主要有心、脾、肾气血阴阳之亏虚,其中又以心气虚最为常见。

【诊断】

1.左侧胸膺或膻中处突发憋闷而痛,疼痛性质为隐痛、胀痛、刺痛、绞痛、灼痛。疼痛常可窜及肩背、咽喉、胃脘部等,甚者可沿手少阴、手厥阴经循行部位窜至中指或小指,并兼心悸。

2.突然发病,时作时止,反复发作。持续时间短暂,一般几秒至数十分钟,经休息或服药后可迅速缓解。

3.多见于中年以上,常因情志波动,气候变化,多饮暴食,劳累过度等而诱发。亦有无明显诱因或安静时发病者。

4.心电图应列为必备的常规检查,必要时可作动态心电图、标测心电图和心功能测定、运动试验心电图。休息时心电图明显心肌缺血,心电图运动试验阳性,有助于诊断。

若疼痛剧烈,持续时间长,达30分钟以上,含硝酸甘油片后难以缓解,可见汗出肢冷,面色苍白,唇甲青紫,手足青冷至肘膝关节处,甚至夕发旦死、旦发夕死,相当于急性心肌梗死,常合并心律失常、心功能不全及休克,多为真心痛表现,应配合心电图动态观察及白细胞总数、血沉、血清酶学检查,以进一步明确诊断。

【鉴别诊断】

1.胃痛 疼痛部位在上腹部,局部有压痛,以胀痛为主,持续时间较长。合并纳呆、恶心、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。配合B超、胃肠造影、胃镜、淀粉酶检查,可以鉴别。心肌梗死初期有时亦表现为胃痛,应予警惕。

2.胸痛 疼痛在呼吸、运动、转侧时加剧,常合并咳嗽、喘息、喉鸣等呼吸系症状。胸部X线检查可助鉴别。

3.胁痛 疼痛部位以右胁部为主,肋缘下有压痛点,可合并厌油、黄疸、发热等症。胃肠、胆囊造影,胃镜、肝功能、淀粉酶检查有助区分。